跌宕起伏的2019年:工作篇

2019年,我经历了一个产品从0到1,即将跨越到1到N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也真正意识到能把事情做成有多难。曾深陷其中,觉得时运不济,力不从心。现在回想起来,这样的经历不可不说是财富。 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2018年年中,我作为第一个开发人员,进入了这个新项目。新项目要解决的问题,主要是想通过软件的方式来优化目前繁琐的新功能(feature)评估流程。谷歌的搜索引擎,有着成千上万头脑聪明的工程师,不停开发新的搜索功能和新的算法。但是每个新的功能,都意味着对用户搜索体验上的影响,比如是不是会降低搜索引擎的反应速度,比如在搜索质量的评估指标上,有多少提高,有多少下降。为了对新功能做详细的评估分析,搜索部门配备有数据科学家们,协助工程师们来做分析。可以把数据科学家们,看成是搜索质量的守门员(gate keeper)。他们首先是中立的,新功能不是他们所开发的,他们不会为了能让功能上线而在分析上引入个人偏见。另外,他们对于搜索质量的评估指标有深入的理解,对数字敏感的他们,能在指标异常时,指出可能的问题。由于整个评估过程非常繁琐耗时,数据科学家们,想了很多办法来简化流程,比如对于搜索质量影响较小的新功能,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(self-service),由工程师自己提供实验数据以及分析报告,不需要数据科学家过多的介入。但是,由于工程师们本身不熟悉整个流程,使得实际操作过程中,还是会大量占用数据分析家的咨询时间。而工程师们,被评估搜索质量的架构和工具搞得晕头转向。整套评估质量的架构,在这十年多的演进中,是越来越灵活,以应对多种多样的评估需求。可是,使用的复杂性也是越来越高。这些问题,使得新功能的上线速度赶不上功能被开发出来的速度。虽然谷歌搜索引擎现在看来是处于垄断地位,可如果不能持续推出好用的功能,产品创新停滞不前,长期来看是很不利的。